八仙嶺山腰上有一條以泥土及石塊砌成的古道,始建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,是四條古村村民往來大埔和沙頭角的要道。這條穿梭古村落的小徑名為橫七古道,途經的橫山腳下村、橫山腳上村及七木橋上、下村,現剩下破屋斷牆,只能從散布的遺跡窺探村落往昔的風采。橫山腳下村附近有溪流及梯田遺址,而橫山腳上村的石磴古道仍保存完好,與百年前的風貌沒甚麼兩樣。村內祠堂的門楣與原本紅底黑字的 「 陳氏宗祠」 橫匾依舊佇立在古道旁,可惜顏色已褪,而祠堂牆身及村屋均已倒塌。
昔日客家人在此聚居務農,就地取材,以大石築成山徑、小橋和房屋,村內建有協天宮和宗祠,盛極一時。當年四村曾頗具規模,七木橋下村更建有「橋山學校」,有說是由水月宮改建而成。橫山腳上、下村中間隔了個山坳,有一座關帝廟(協天宮),故此山坳有「關爺坳」的土名。
據說村民已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遷出,移居至沙頭角道軍地路段的橫山腳新村。現在的鄉村古道,已成為遊人郊遊的好去處,七木橋上、下村的遺址在歲月的洗禮下已消失於密林中,令人懷緬。
本網站介紹的路線以便於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為考量,可能有異於古道實際走線。